仰海波:让股权众筹回归商业的本质
2014/11/27 22:08来源:仰海波阅读[735]评论[0]
摘要:股权众筹项目的成功也好、失败也好更多的取决于项目本身是否符合商业的本质,具体来说就是做的人是否靠谱,做的事是否靠谱,做的方式是否靠谱。最近,西少爷合伙人之间的股权纠纷把股权众筹又推到了风口浪尖,看到了

股权众筹项目的成功也好、失败也好更多的取决于项目本身是否符合商业的本质,具体来说就是做的人是否靠谱,做的事是否靠谱,做的方式是否靠谱。

最近,西少爷合伙人之间的股权纠纷把股权众筹又推到了风口浪尖,看到了种种对这件事情的评论,有认为股权众筹这种商业模式对投资人而言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和陷阱的,也有由此得出股权众筹这一模式不靠谱结论的,合伙人之间的股权纠纷、控制权的争夺博弈、甚至项目的失败和成功不过是商业界的一个常态,和股权众筹有什么关系呢?不幸的是,因为股权众筹采用了某些社群经济的运作方法,实践了互联网思维的某些理念,所以我们在股权众筹身上投注了太多的关注和热情,寄予了太多的期望,发起人和参与者因此在参与过程中处于兴奋、疑惑、鸡血、好奇、不安等状态最后逐渐晕眩反而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任何一种商业模式有利必有弊,股权众筹也不例外,笔者是几个股权众筹项目的亲历者也担任过好几个股权众筹项目的法律顾问,就笔者所见股权众筹项目的成功也好、失败也好更多的取决于项目本身是否符合商业的本质,具体来说是做的人是否靠谱,做的事是否靠谱,做的方式是否靠谱。

一、人是否靠谱

(一)发起人   

一个众筹项目能否成功募集很多时候看这个发起人的能量场是否足够强,个人魅力是否足够大,基于魅力人格体容易形成一个社群,但是社群地成功地聚集是一回事,以这个社群为依托去做项目能否取得成功则完全是另一回事,前者需要个人的情怀后者需要遵循商业的逻辑,如果我们以成功运作社群的逻辑去运作项目往往最后会跌得很惨,几个来自BAT公司名校出身的程序猿去卖肉夹馍这一话题本身就很具备互联网的传播特征,是容易聚合人群的,不可否认跨界可以对传统行业带来某种程度的颠覆,但是我们有没有追问创始人本身是否具备创业者的特征?是否对这个行业有足够的研究和了解?是否有管理团队的能力?如果这些特质都不具备,人品是否可靠?是否有契约精神?做事是否靠谱?总之一个不靠谱的发起人最后必定会辜负小伙伴们的期望,给他自己也给参与众筹的小伙伴们带来灾难。

(二)核心团队

发起人和合作人之间价值观是否匹配,能力经验能否匹配,合伙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挫折困难,能否在遇到上述问题时选择信任支持,互相之间能否设身处地地考虑对方的利益,遇到矛盾能否在一张桌子上理性地沟通,如果核心团队不具备上述这些特质最后往往是不欢而算,如果核心成员拥有公司的股权的话,假设公司事前股权结构设置不合理,对股东股份的退出和转让没有提前的约定和安排,那么让任何一方退出必然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最后常常是两败俱伤。

(三)参与众筹的投资者

投资者是否具备风险的识别和承受能力?

做过天使投资的人都知道,高回报伴随的一定是高风险,何况股权众筹的项目可能更不成熟,所以理论上风险更大,而参与众筹的人有很多是不具备专业判断能力和经验的普通投资者,所以需要更仔细的考察项目的风险,股权众筹项目在现阶段还没有很好的退出渠道,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承受更多的煎熬,笔者不建议投资者超出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去投资众筹项目,当然股权众筹平台也需要有足够强的删选项目的能力,项目发起方、股权众筹平台都需要对参与众筹的的投资者进行更多的风险提示和教育。

投资者的碎片化时间带来的对项目的参与度不够的问题

相比专业的投资者,普通的投资者往往是利用自己的业余的碎片化时间参与众筹项目,由于参与度不够,对项目的进度、重要的信息常常缺乏关注,导致和项目方、众筹平台出现信息的不对称,逐渐产生各种矛盾和误会,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建议投资者可以选择投后管理能力相对强的平台或负责任的领投人,另外也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参与。

(四)股权众筹公司的股权结构是否科学?

有的股权众筹公司比如某咖啡馆所有的股东的股权比例是完全平等的,笔者认为这种股权结构在圈子型的众筹项目里可能还有一定意义,但可能会给后续的管理带来很大的难题,首先这种股权结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承担咖啡馆日常经营管理的股东责任大付出多,但在回报上却与众多的不参与公司日常管理的股东差别不大,这是不可持续的;其次,如果公司没有一个股权比例大表决权大的股东,那么在遇到公司重大疑难问题时,必然是七嘴八舌,所有人都负责会导致最后无人负责;再次,在这种股权结构下,公司如果后续引进投资,将没有可供出让的股份,或者公司增资后导致丧失自己的控制权。

笔者认为在股权众筹公司里发起人股东的股权比例最好为最大份额,其拥有的投票权至少在百分之五十一以上,根据公司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算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笔者建议其他核心团队拥有的表决权和发起人股东合在一起最好超过总表决权的三分之二,剩下的股权就可以考虑拿出一部分去众筹,当然这里面并没有一个明确的量化的标准,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需要而定。

(五)契约安排

对于股权比例、表决权、股份的退出和转让、退出转让价格都要有事前的合同协议约定,不明白的建议提前找专门的律师提供法律服务以免事后扯皮。


二、事儿是否靠谱?(一)股权众筹项目的发起的目的要明确、定位要清晰

发起股权众筹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解决资金亦或是寻找产品的体验和传播者?还是就是为了要形成一个圈子?

如果单纯是为了解决资金的问题,需要仔细考虑各种融资方式的利弊,选择股权众筹的话,广大的参与者他们都是股东,所有公司法规定的股东权利他们理论上也是享有的,如果你不能保证让参与众筹的小伙伴得其所需,在移动互联网这种背景下必然会造成负面的放大的传播,所以要慎之又慎;有的项目就是为了找到一批对味的盆友,比如某些以圈子为主的项目比如众筹咖啡馆之类,这些项目靠咖啡馆本身盈利是很难的,重点是能否挖掘这些圈子提供的附加价值,还有你能否提供参与者参与圈子所带来的人脉、信息和商机;有的众筹项目发起人的公司发展已经比较稳定,通过众筹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全国各地一批忠诚的消费者、口碑的传播者,这类项目成功的概率倒是更高一些。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不同的目会带来不同的结果,不同的定位会有不同的运营思路,这是在发起股权众筹之前需要想清楚的。

(二)有一个可执行可操作的商业计划

我们很多的创业者信奉凯文凯利的失控理论,失控到他们不愿意制定一个可操作的商业计划,笔者认为凯叔的本意是提倡不要刻意去控制,不要违背事物发展内在的机理,让万物各得其所,但这需要战略正确、需要执行战略的人了解战略、需要参与各方良好的协同意识,每个人拥有的禀赋、资源、能力都是独特的、有限的,在什么阶段适合做什么,要放弃什么,要如何做是需要事前规划的,如果这些都没有想清楚,最终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三、做的方式靠不靠谱?(一)如何解决众筹股东议事的民主和效率的问题?

有观点认为由于众筹股东很多是把自己的股份由别人代持所以难以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管理,但笔者接触的股权众筹项目很多是通过微信群、QQ群、问卷调查、线上YY会议等方式让股东参与决策,众筹股东的参与度倒是比传统的股份公司或者上市公司的中小股东大,在传统的股份有限公司和上市公司里,中小股东由于分布在世界各地,召开一次线下的股东会议的成本是很高的,倒是股权众筹公司更好的利用了互联网的工具解决了某种程度股东的民主决策问题。笔者参与了很多次众筹项目的线上YY会议,不少众筹参与者觉得自己是股东,哪怕只拥有一股,也要行使自己的股东权利,常见的是无穷无尽的争吵、指责及博弈。所以如何既充分发挥每个参与者的积极性,利用他们碎片化时间为公司献言献策,又保证决策的效率和科学就是一个问题。

笔者认为可以将一些重大疑难的问题,特别是某些不确定的问题交给广大股东讨论决定,群氓的智慧胜过一个英明的领导,这也是凯文凯利在生命、组织的演化中发现的原理,而确定性的问题则可以交给有相应经验和能力的人决定。

那么,如何界定何者为确定性的事务,何者为不确定性的事务?笔者认为确定性事物有如下特征:一、有历史经验可以借鉴;二、专业能力的人更能胜任。以一个众筹咖啡馆为例来说明,咖啡馆的咖啡制作属于确定性的领域,可以交给有丰富经验的咖啡师负责,但新品的研发则可以听取特定群体的消费者的意见;咖啡馆的装修风格属艺术审美的范畴,由于个人感知千差万别比较不具有确定性,这类问题最好听取大家的意见由大家投票决定,但具体的装修实施则可以交由有专门装修经验的工程师负责;对线下的店面管理而言,有咖啡馆经验管理经验的人比没有相关经验的人更有决断能力,但线上的营销策划则属于不确定的内容可以多听取大家的意见;还有比如咖啡馆的股权设置、对外签署合同的风险、可以听取有法律专业背景的人的意见,财务问题则可多听取有财务专业背景的人的意见。

(二)信息公开的问题

笔者见过不少的股权众筹公司发生争吵矛盾常常是因为沟通不畅,这其中很多是由于公司的信息披露不够,特别是公司的财务数据等不及时公开造成的,这方面笔者在《关于众筹创业,你一定要知道的几个法律问题》及其他文章中反复强调,选择了众筹表明你选择了互联网新经济,互联网新经济的特征就是分享、透明、让参与方有参与感,在这方面不能以公司的商业秘密、知识产权保护为由不去公开信息。

笔者是罗辑思维的忠实粉丝,在罗辑思维粉丝中曾经有一个很活跃的群体众智众筹,这个50人群体有很多是罗辑思维全国各地区的组织者和活跃分子,笔者担任过众智众筹的首席法务官,众智众筹应该算是国内最早一批将罗胖、凯叔社群经济理论付诸实践的自组织,在股权众筹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我们曾广受关注,也曾因为运作的不当经历过怀疑、争吵、指责,直到看见平凡才是最后的答案,就让股权众筹回归商业的本质吧!


威海创业者

www.whcyz.com

本土创业者最权威交流分享平台